一、皮亚杰的基本发展观
在皮亚杰看来,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心理结构不断变化。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向原有知识经验存储中添加新的事实和思想,而是涉及思维过程质的变化。
皮亚杰用图式来描述个体的这种心理结构。图式是指有组织的、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。
皮亚杰认为,智慧(认知)的机能是适应环境。个体对适应环境的机能包括同化、顺应、平衡
- 同化:指“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”的过程。(没有改变认知结构)
- 顺应:指“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”的过程 (认知结构的改变)
- 平衡:即图式与环境刺激间的协调状态
二、认知发展阶段
(一)感知运动阶段(0~2岁)
- 儿童可以区分主体和客体
- 儿童获得了客体永久性
(二)前运算阶段(2~7岁)
- 获得表象性思维
- 他们思维方面存在以自我为中心
- 没有获得守恒的概念
- 在幼儿群体中普遍存在集体的独白现象
- 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具有刻板性和不可逆性
(三)具体运算阶段(7~11岁)
- 去自我中心化
- 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表象进行逻辑思维
合格的运算包含以下三个特征
- 1.同一性,指认识到一个物体的总量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
- 2.可逆性,指运算可以朝不同方向进行
- 3.补偿性.指看到物体的总量在多个方面变化
(四)形式运算阶段(11岁~成年)
- 思维水平接近成人水平
三、心理发展因素
(一)成熟
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
(二)练习和经验
练习和经验是指机体的成长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的作用。它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经验。
(三)社会经验
社会经验指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
(四)平衡化
平衡化指个体在自身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
四、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
- (一)教育要促进儿童内部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
- (二)教育应当适合儿童当前的发展阶段
- (三)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
Comments NOTHING